产权改革怎么改?农村“三变”怎么变?试点工作如何搞?产权改革如何助推脱贫攻坚?安康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宁陕县农水科技局挂职的扶贫副局长柯斧说: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央的顶层设计,是地方探索提炼的农村‘三变’改革的基础工作,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。只有扎实搞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,农村‘三变’改革便会迎刃而解,农村面貌与农民生活就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,乡村振兴之题破解起来就容易多了。”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农村改革工作精神中,宁陕县探索出了激活“资源要素”,重塑“经营体系”,打造“股份农民”,促进农民增收、产业增效、生态增值、推动乡村振兴之路的好模式。截至目前,宁陕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工作全面推进,全县“三变”改革在11个镇22个村开展试点,有8个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,其他村正在开展成员界定和折股量化、组建集体股份经济组织等产改基础工作。
精心组织 统筹推进
“三变”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,是实现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。宁陕县高度重视“三变”工作,夯实责任,强化措施,高位推动,统筹推进。
该县及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、县长担任副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及“三变”改革两个工作领导小组,下设办公室分别在县农水科技局与县委农工部,在全县形成了农工部统筹协调、农水科技局组织实施、各部门和镇村推进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及“三变”改革工作机制。各试点镇分别成立了以党委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、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,明确了具体办事机构和人员,试点村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。县、镇、村三级各司其责,统筹推进“三变”改革试点工作。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,深入开展调研,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《宁陕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》《宁陕县农村“三变”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》、《宁陕县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》《宁陕县农村“三变”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》《宁陕县农村“三变”改革工作流程》等一系列文件,加强工作指导,确保农村“三变”改革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。
目前,“三变”改革在11个镇22个村开展试点,有8个村成立了股份制合作社,新场镇整镇推进,其他村正在开展成员界定和折股量化、组建股份经济组织等工作,已经有万名农民转变成“股民”。
土地确权 创新方式
宁陕县农村产权服务中心全面开展土地确权发证,不断夯实“三变”改革基础。全县306.2万亩集体林地产权确权落实到户到村,9.3万亩耕地完成确权发证。工作中,宁陕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,积极推进“三变”。
筒车湾镇海棠园村集体经济引领,成立了宁陕首家村级集体经济公司——海棠园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,全村295户909名农民成为股民。四亩地镇严家坪村“合作社+公司”,32户村民通过林地入股,组建罗家沟板栗合作社,按照“集体出山,群众建园,连片经营,有利分红”的路子,实行集体经营管理。江口镇江镇村资产股份经营,“一村多策、分组施策”。资金配股推动,把省供销集团精准产业扶贫项目资金1500万元,做为虚拟股份量化折股到4个镇10个村306户贫困户,并投入到秦南菌业公司经营收益,脱贫期间实现5%保底分红。同时,秦南公司对当年与公司合作生产种植香菇的贫困户,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(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会计核算年度)于次年的7-9月份,通过核算按照合作合同(或订单)约定分红比例进行利润二次分红。宁陕荣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带动,紧紧围绕精准扶贫,以资金入股、资源入股、产品回购、务工增收的方式,带动四亩地村、严家坪村、柴家关村、太山坝等4个村的农户发展林麝、魔芋、中药材等多种产业。宁陕绿宝合作社“合作社+农户”互动。该社一是通过农民土地入股、转移就业、订单分红的方式,打造有机水稻种植、生态旅游观光、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。二是将农业部门产业扶贫引导资金,按照标准折股量化到贫困户和社员,合作社每年按6%的年收益给贫困户分红;将移民搬迁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按照标准折股量化,每年按8%的年收益进行分红。三是按照统一供种、统一农资、统一规程、高于市场价回收的订单农业方式,对农户释放红利。新场镇“村集体+合作社+龙头企业”联动模式,该镇借鉴赵家峁村“三变”模式,以同心村为试点,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,为推动产业扶贫,着重培育扶贫产业,积极争取扶持资金,修建村集体养殖场,与安康阳晨牧业龙头合作,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,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,降低了风险成本。该镇一是借助政府的扶持政策,将脱贫贷款、互助资金“变”为股金。二是充分发挥合作社引领带头作用,引导贫困群众自愿入股合作社,将贫困群众“变”为股民。三是将集体土地“变”为资本,按照阳晨牧业的技术标准建成年出栏量达600头的养猪场,合作社与安康阳晨牧业签订代养合作协议,由企业提供猪苗、饲料、防疫等技术服务指导,合作社负责按照养殖标准代养,达到出栏标准后,企业全部回收。贫困户利用入股合作社,年底按照入股金额进行分红。
“三变”的推进,有力地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,带动了贫困户增收。去年底,四亩地镇严家坪村入股社员拿到林地经营权流转首次分红10万元,入股社员户均分红3000余元,社员务工收入最多达13000元;宁陕荣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资金入股的农户,2017年户均分红5000元,互助资金入股的4户,户均分红400元。资源入股的群众,2017年一次分红(5年)19.5万元,户均收入5000元;产品回购,2017年收购43户群众饲草4万斤,户均收入1000余元;务工增收,2017年度聘用了42户63人(其中贫困户20户25人),户均劳务收入3500元。宁陕绿宝合作社通过产品回收、入股分红、转移劳动力就业等方式,实现带动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。
实施奖补 培育主体
市场经营主体是联合农民、对接市场、促进产业模式、生产方式转型的重要渠道,也是“三变”改革的承接主体和关键。宁陕县出台了产业奖补办法,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。
为了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引领和承接作用,宁陕县及时出台了 “三变”资金扶持投入保障管理办法、农业特色产业、食用菌产业发展等系列奖补办法、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认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选等管理办法,以及线上销售、出口贸易等奖补标准;按照县级职业农民1千元、县级示范社1万元、县级园区10万元标准予以奖补,市级园区和省级园区再额外奖补20万元、50万元,新认定的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、10万元、3万元;2017年拿出2300万元用于脱贫产业奖补,其中奖励扶持市场主资金达到60%;今年,已经对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挂牌的8个村,分别给予20万奖励扶持。全面激发了新型市场主体带动产业发展、促进三变改革的积极性。
目前,累计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30余家,家庭农场26家,现代农业园区20个,涉农企业12家,进一步壮大了引领和承接“三变”改革的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。
突出重点 发展产业
产业发展是“三变”改革的核心任务和成败关键。宁陕县围绕产业发展建立台账,加强服务,打造品牌,提质增效,以“三变”助推脱贫攻坚。
该县实行领导抓点示范,各镇书记、镇长包抓园区或基地。围绕林果、药菌、特色养殖、有机种植四大主导产业,发展“食用菌、生态黑猪、魔芋、中药材(天麻、猪苓)、林果”专业村50个,每个镇产业示范基地不少于5处,示范村不少于2个。在推进“三变”改革中,各试点村因地制宜选产业,突出比较优势和发展优势,注重选择1—2个主打品种,做出规模、做成品牌。同时注重做大做强农业品牌,不断提升产品的品相、品质、品味。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开展品牌经营,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,申报“三品一标”产品,打造宁陕“食用菌、蜂蜜、生态黑猪、有机大米、绿色干果、道地药材”知名品牌。县农水科技局组织产业脱贫技术服务队深入镇村开展技术培训,加强产业脱贫政策宣传,拓宽宁陕天麻、宁陕猪苓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、陕西十大秦药品牌的影响力,推动特色产业发展。为推进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”,宁陕县农村产权服务中心深入镇村开展“三变”改革工作业务培训和督促指导。目前,已举办培训30余场次,完成了全县11个镇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及 “三变”改革业务培训。
作为农业主管部门,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产权改革?宁陕县农水科技局党委书记廖文刚说:“加快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,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,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大局,也事关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。我们农水科技部门将加强工作指导,开展督查检查,协调解决问题,推进工作进度,以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来促进乡村振兴,为实现追赶超越、建设美丽富裕新宁陕发挥积极作用!”